?
4月23日,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,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、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黃利斌,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、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介紹了2020年第一季度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并回答了記者的提問。
黃利斌介紹,2020年第一季度,在工業和信息化領域,復工復產加快推進,信息通信業運行總體平穩,主要表現在:一是重點物資保供有序有力。疫情發生以來,工信部多措并舉、增產擴能,有力保障了重點醫療物資生產供應。高峰時期,醫用防護服日產量超過70萬件,比疫情初期增長了50倍以上,口罩、救治藥品、額溫槍、呼吸機、負壓救護車等產品快速增產擴能,為打贏國內疫情防控阻擊戰創造了必要條件。二是復工復產提速擴面。在嚴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,分區分級有序推動制造業全產業鏈協同復工復產。目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基本實現了復工復產,截至4月21日平均開工率和復崗率分別達到99.1%和95.1%,其中湖北省分別達到98.2%和92.2%。三是經濟運行出現積極變化。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8.4%,其中3月份下降1.1%,降幅比前兩個月收窄12.4個百分點;制造業投資同比下降25.2%,比前兩個月收窄6.3個百分點;3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從2月份的35.7%回升到52%。四是新經濟新動能逆勢成長。大力支持5G、人工智能、工業互聯網、物聯網、車聯網、大數據、區塊鏈等技術創新和產業應用,加快推進4G和5G基站建設進度。在疫情防控中,遠程教育、在線醫療、網絡視頻等新興需求快速擴張,互聯網應用在滿足人們正常生產生活需求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。一季度信息傳輸、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.2%,移動互聯網流量在去年同期增長129.1%的基礎上再增長39.3%,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長5.9%。在產業發展方面,一季度集成電路、自動售貨售票機、電子元器件產量分別增長16%、35.3%和16.2%,3月份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8.9%。
寬帶網絡跨越式發展
承受住疫情防控期間高負荷考驗
聞庫在回答記者提問時介紹,過去很長一段時間,中國的網絡基礎設施遠落后于一些發達國家。但從此次疫情中的網絡表現來看,中國的網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:一是從落后走向領先。目前,中國已經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光纖寬帶網絡和4G網絡,光纖用戶占寬帶用戶的比例超過了93%,4G用戶達到了80%。二是網絡從原來的奢侈品變成普通商品,信息通信產品的質量、服務水平不斷提高,資費水平持續下降,網絡早已飛入尋常百姓家。疫情防控期間,居家隔離帶來了網絡流量的爆發式增長?;ヂ摼W流量較去年年底增加了50%。在如此高的負荷情況下,網上視頻依然高清流暢,全國“停課不停學”在線教育平臺的下載速率平均是97.7兆,省內平臺下載速率平均是89.2兆。目前我們在循序漸進做千兆寬帶試點,已經有161萬用戶。
能取得今天的成果,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原因:一是國家政策的支持。一直以來,我們充分發揮國家發展戰略的導向作用,通過政策引導帶動有效投資。2013年起實施寬帶中國戰略,第一次將寬帶網絡和傳統的水、電、路基礎設施一樣,定位為新時期戰略性公共基礎設施。2015年起,開展網絡提速降費,大力推進以光纖和4G為代表的高速寬帶建設,取消了手機國內長途漫游費和流量漫游費,大幅降低國際長途資費。二是在網絡建設上適度超前。確立了“寧可路等車,不能讓車等路”的適度超前原則,提早實施“光進銅退”,出臺光纖到戶國家強制性標準,實現了城市地區光纖寬帶的全覆蓋。開展“雙G雙提”,發布了光網城市、千兆城市的建設目標。5G和千兆網絡的建設發展為疫情防控期間5G遠程醫療、5G紅外測溫、線上辦公、網上學習的順利實施提供了保障。三是考慮到邊遠地區寬帶網絡的短板,我們實施了電信普遍服務。2014年年底,中國還有5萬個行政村沒有通寬帶,15萬個行政村接入能力不到4兆,城鄉的數字鴻溝明顯。從2015年開始,通過組織6批電信普遍服務試點,目前行政村光纖和4G的覆蓋率均超過了98%,在我國最年輕的城市三沙市已經實現了全部有人島礁4G網絡的覆蓋。四是推動共建共享。組建中國鐵塔公司,整合了三家基礎電信企業的鐵塔資源,促進了全行業的降本增效,截至2019年年底,新建鐵塔的共享率從鐵塔公司成立以前的14%,提升到現在的80%??梢哉f,如果沒有這幾年跨越式的網絡發展,疫情防控期間百姓的生活不可能那么豐富,涉及上千萬家單位的線上辦公、涉及上億學生的“停課不停學”將很難順利進行。